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

英文翻譯小說-偷書賊














作者:馬格斯.朱薩克(Markus Zusak)

編/翻者:呂玉嬋

出版社:木馬文化      本篇內容參考來源:金石堂網路書店


本書特色:


★本書的特點有三,其一是敘事者死神的角色。他既不煽情,也非全然冷酷,反而是用尖銳的觀察力與一點點嘲諷,看著世上的人群相互殘殺,又相互扶持。最後,死神不得不承認,人心之複雜,是無法測透的。


★另一個特色,是作者在情節當中充分展現了文字的力量。女主角從不識字到識字,整個過程就是她成長、懂事的經歷。她學會了認字之後,不但協助了猶太裔逃犯,也用故事的力量轉變了整個本來是低俗下流的街坊鄰舍。主角懂事之後,面對的卻是殘酷的命運。這樣的遭遇,正呼應了現實生活的情境,也因此使得本書廣受讀者認同。


★作者本身簡約的文字風格,賦予這部小說一種冷冽、抽離的情感,加上死神的口吻,讓讀者不斷感嘆於人性的光輝與險惡之中。這本書會讓人一讀再讀,一再對照當下的人間萬事,產生極大的感觸,並與書中人物建立直接的聯繫,彷彿感同身受他們的遭遇,與他們同感希望,同受苦難。

─金石堂網路書店


記得當時在看完這本書時,我只覺得『識字』這件事,比我們想像中來得還要重要。
我們已經把這當成一種必備的能力,但是故事中,那樣的世界架構和情況,這並非是很重要的事情(戰亂下要保命才是第一)

所以偷書賊的敘述讓我看了很有震驚感,因為在那兵荒馬亂之中,識字、讀書,也許不是生存必備能力,它卻是支持你堅持下去的力量。

因為整本書的故事很大(也很長)我只能說,來看看這本書吧!相信會和我一樣,為當中的情結感傷。


在這邊附上一段原出處在金石堂網路書店的內容簡介,是由原作者特地寫給台灣讀者的一篇序論:


親愛的台灣讀者,


謝謝您閱讀了這本《偷書賊》……


我小時候常聽故事,我爸、媽常在廚房裡,把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哥哥、我兩個姊姊和我,我聽了好著迷,動都不動。他們提到整個城市被火籠罩,炸彈掉在他們家附近,還有童年時期建立起的堅強友誼,連戰火、時間都無法摧殘的堅強友誼。

其中有個故事,一直留在我心裡……

 
我媽媽小時候住在慕尼黑近郊。她說她六歲的時候,有天聽見大街上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。

她跑到外面一看,發現有一群猶太人正被押解到附近的達考集中營。隊伍的最後是一位筋疲力竭的老人,快跟不上隊伍的腳步了。有個男孩子看見老人的慘狀,於是跑回家拿一片麵包給這位老人。老人感激地跪下來親吻這位少年的腳踝。結果有個士兵看見了,走過來把老人手上的麵包搶走,還用力鞭打了老人。打完之後,士兵轉身追著這個男孩,把男孩也打了一頓。在同樣的一個時刻裡,同時出現了偉大的人性尊貴與殘酷的人類暴力。我認為,這個事件恰好可以說明人性的本質。


我聽到爸媽講的這些故事之後,一直想把它們寫成一本小書。結果,就是《偷書賊》的誕生。而《偷書賊》這本書對我的意義,遠遠超過我當初的想像。對我來講,《偷書賊》就是我人生的全部。不管別人怎麼看這本書,不管他們的評價是好是壞,我自己心底曉得,這是我最好的一次創作。身為作者,當然會因為自己「最好的一次創作」而深深感到滿意。
再度感謝您,也在此祝福您。


馬格斯 二00七年六月七日


還有,老實說,我本來以為世上大概沒人會讀這本書了。我前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寫完,而我還一度認為,自己大概永遠寫不完了!


(XDDD老實說,我每次看到作者尾段寫的這幾句,都會覺得他是真的會寫不完...)

總之,推薦大家期中考後來看看這本書,雖然會有些感傷,但強度足以讓你忘卻考試的痛苦XD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